天门20处地名由来,每个名字都有一段神奇往事!你了解几个?

天门20处地名由来,每个名字都有一段神奇往事!你了解几个?

天 门

古称“竟陵”,清代,景陵县属湖北省安陆府(府治设今钟祥市)。雍正四年(1726年),为避康熙陵寝名(景陵)讳,改景陵县为天门县,此名因县境西北有天门山而取。1987年天门撤县建市。

天门其它地名由来

地名,是城市发展的脉络

是历史的活化石

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也有事过境迁的烟雨沧桑

是城市变迁的刻痕印记

孝子里

据康熙《景陵县志》卷四“街衢”载:“孝子里在南坛,嘉靖初年,邑庠生唐宝事继母从孝称,有司录实申请,因旌其里”。 乾隆《天门县志》卷十三“孝友列传”详细记载有唐宝的孝行。由此可知:鸿渐社区的“孝子里”,街名已有450多年。

西塔寺

我市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江汉平原最古老的一座寺院,西塔寺始建于东汉,迄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在隋文帝二年,隋文帝下了一个诏书,动用国家资金兴建这个寺院。因为是奉诏,是天子下诏而做的,所以从那个时候寺庙的名称被称为“龙盖寺”,意思是天子盖的寺庙。传到唐代智积方丈(也尊称积公)主持寺院时,僧徒众多,香火旺盛。 因此,积公也成为当时的名僧。积公死后,龙盖寺改名为西塔寺。

雁叫街和鸿渐街

相传唐代开元年间,竟陵古城龙盖寺智积和尚,一天晨起步入西湖堤上,闻芦苇旁有群雁齐鸣,走近一看,发现三只大雁,以翼覆一婴儿,知积以慈悲为本,即抱回寺中,不料群雁也跟踪和尚飞到寺前,不停地大叫。智积抱着婴儿坐有山门前,正想给他取名,听见雁叫声,于是就说:“三只大雁,以六个翅膀为小儿取暖,就叫陆羽吧!”说也奇怪,群雁好像叫见了什么,就飞走了,据《新唐书、隐逸传》说:陆羽的名字是智积用《易》来占卦,为陆羽取名的,卦辞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意即鸿雁落到陆地上,其羽毛可以用来做舞具),因此,以陆为姓,羽为名中,鸿渐为字。人们为了纪念“茶圣”,把竟陵城中的一条街取名“鸿渐街”,城西堤街取名“雁叫街”了。

文学泉

文学泉是一口古井,俗称三眼井。位于竟陵城北官池旁,上面覆盖着一块八方形的石板,石板上凿有三个圆孔,呈“品”字形状。相传,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少年陆羽常在此汲泉煮茶,后来,陆羽被朝廷封为太子文学,为纪念这位名人,后世将这口井称为文学泉。

东岗草堂

据乾隆《天门县志》载:“东冈岭,陆子之所居也。位于松石湖畔。‘松石碧波’为古晴滩八景之一”。东冈岭距竟陵城东约30公里,傍干驿古驿道交通便利,水乡生态风景宜人,是为专心治学的幽静之所。东冈岭和松石湖因淤塞和围湖造田,旧时的山水已经不复存在。2003年秋,干一镇人民政府在遗址重建东冈草堂。2015年,天门市人民政府将东冈草堂复建于陆羽故园东侧的丘岗之上。

隐秀亭和元春榭

东湖公园内“隐秀亭”和“元春榭”建于1985年,两座建筑的命名分别来源于钟惺的作品《隐秀轩集》和谭元春的名字。钟惺和谭元春都是天门人,钟惺是明代万历庚戌的进士,谭元春是明代天启七年的解元。公元1605年,钟惺与谭元春一见如故,之后,他们经常相约,漫步东湖,研讨诗文。

龙尾山

相传在上古时期,伏羲黄帝周游山川,路经皂市见五华山下大水咆哮奔流,便问是什么原因,一白发樵翁告诉黄帝,昔日山下都是肥沃的田园,有一天来了青白二龙,顷刻间,山下即成一片汪洋,变成了青白二龙的戏水池了,青白二龙嘻戏玩闹,水越涨越高,大有吞没五华山之势,黄帝闻讯大发雷霆,后听从大臣风氏进言,规劝二龙“引水入海,恢复田园,将功折罪,如若不然,碎尸万段。”青龙自以为是,不择方向扭头而去,只听得一声巨响,金山陡长千丈,银山突高万尺,将青龙压在山下,只留一截龙尾在五华山西(5公里处)化为山石就成为今天的“龙尾山”

天门山

据史书记载:三国时吴永安六年(公元263年,农历癸未年),因大地震,致使山壁崩裂,南北洞开,玄郎如门,故景帝孙休以为吉祥,便下令将武陵郡改为天门郡,将此山改为天门山。

天门乡镇地名由来

你来自哪个镇呢?

关于它背后的故事又了解吗?

卢市镇

卢市古为云梦泽风国地,处于天门河支流入口的一个地方,相传,明朝以前卢市的原名叫芦汊地或芦汊口,曾经芦苇丛生,十分荒凉,卢市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县河(天门河),与小河交界的汊口地方,这里有打渔的人来这里来交易发生了贸易,所以这个地方就成了小集市,到了明朝至正二年,一个在竟陵为官的卢姓人后代卢子良来到芦汊口开垦围垸,卢子良筑垸围田,把它建成一个小垸子,后来就漫漫演变为卢家口,解放以后这个地方就更名为卢市。

马湾镇

马湾集镇形成于明初,因上自新河口,下到毛家场的牛蹄支河向南有一个大转弯的河段,加上此地居民多为马姓,故名马湾子,又名马湾场,简称马湾。

拖市镇

拖市镇原名拖船埠,拖船埠的地名传说有二:一说天门河在此弯曲狭窄,加之夏场河水由此流入天门河,水流湍急,摆渡困难,渡船摆渡只能用铁索往返拉渡,故称拖船埠。二说此地原名邻里铺,清咸丰二年(1852年),钟祥狮子口溃口,此地连淹七年,民不聊生。一天,修堤官员的座船至此停泊,老百姓把官船拖上岸来,要求修复溃口堤段,修堤官无奈,只好答应修复。老百姓才将官船拖下水,故称拖船埠。

张港镇

隋王朝时名塔湾屯,南宋时岳家军名将张俊率兵在此截击金兵,人们为纪念张将军改塔湾屯为张截港,明王朝末年名道隆乡,清王朝设通政乡,民国时复名张截港,新中国成立后称张港。

岳口镇

岳口——缘因唐代诗人皮日休途经此地,感慨其贸易发达,写下“行樯约物价,岸柳牵人裙”的诗句,人们爱其诗,遂称“约价口”。后因南宋将领岳飞曾屯兵于此,改称“岳家口”,简称“岳口”。

胡市镇

相传,乾隆四十年,一位在外为官的拔贡老爷带着家眷告老还乡。这个拔贡老爷姓胡, 就在这个地方修了一个店子。人们将这个店子取名为“胡家店子”。据说 ,当时的龙骨湖与古云梦泽水道相通, “胡家店子”开办之后 ,经常是客船如流,商贾云集,由于“胡家店子”生意兴隆,这个地方也逐渐繁华起来,不久,附近又修建了一些商号和街巷。拔贡老爷死了以后,胡家店子改为胡家场 。1969年,解放以后改成了胡市。

石家河镇

石家河名称源于流经此地的两条河流,即东河(古名巾水),西河(古名扬水)和居住在东西河沿岸的石姓人家。相传很久以前,在西河东边的一个石板冲的小村(土城村),有较多的石姓人家居住,人们把东、西河流经石板冲的这一带取名为“石板河”。

渔薪镇

渔薪历史悠久,传说有二:一说,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南巡至此,见水草丰美、积薪高耸,河湖水欢鱼跃,情不自禁亲书“渔薪”而得名。二说渔薪河,在天门河上游一段,又称柘江。这里古为湖区,盛产鱼虾和柴草,产品多在此进行交易,形成集市,因具“渔、薪”之利,故称渔薪,沿用至今。

其实,以天门的历史和文化

包罗万象的地名正好显示出文化的多样性

背后的故事也是很有趣

不过有很多已经寻不到踪迹了

只能叹息一番

#你还知道哪些天门地名故事呢?#

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来自:天门通

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如何轻松注册优游娱乐账号,快速开始游戏体验英文双语对照
14 個免費自製狗屋設計,人人都能輕鬆打造 – 寵物百科
人体有多少血液cc
365bet线上足球

人体有多少血液cc

📅 07-04 👁️ 4905
幼儿舞蹈的分类,自娱性与表演性,你知道多少!
365bet网络娱乐

幼儿舞蹈的分类,自娱性与表演性,你知道多少!

📅 07-07 👁️ 7819
手机怎么删除多余屏幕 安卓手机如何删除主屏幕页面
如何在 Windows 11 上禁用声音设备?
365bet网络娱乐

如何在 Windows 11 上禁用声音设备?

📅 07-11 👁️ 9404
手机微信视频已过期或被清理怎么恢复呢(手机微信视频过期或已被清理怎么办)
鹧鸪氏奥义书
365bet线上足球

鹧鸪氏奥义书

📅 07-02 👁️ 7862
2010南非世界杯:荷兰黄金一代足球传奇回顾
365足球体育亚洲版

2010南非世界杯:荷兰黄金一代足球传奇回顾

📅 07-06 👁️ 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