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类:关羽的冲锋状态普攻冲撞和冲锋状态一技能冲撞,云缨大招,虽然站位出现偏差,但是差距并没有60%那么大,且每次造成的站位偏差的都不同。
为什么这么多的控制不吃韧性呢,那韧性机制的设置还有意义吗?我在这里粗略地把控制(硬控)分为两类,行动限制型控制和技能联动型控制。
行动限制型控制
行动限制类控制比较好理解,就是限制被控方的绝大多数行动,以创造输出和击杀的时间窗口,各种击飞眩晕,都属于这一类,而且拥有这类控制的英雄,连招和输出不怎么依赖控制就能基本完整的打出。
即使控制被解除伤害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例如小乔即使没有把人击飞,也可以用伤害把人硬生生灌死。它们受韧性影响也不会有很大的作用折扣,但是给了对抗方更多的操作空间。
技能联动型控制
技能联动型控制是指,对于英雄的连招达成有决定性意义的控制,比如达摩上墙解锁二段,关羽冲撞劈砍,澜大招聚拢敌人方便二技能刷满三层快速旋转,玄策背摔将受害者抛入友军集火,露娜二吸中随意方向刷大。
对于这些英雄来说,控制的命中是发挥英雄应有作用的前提,如果控制未命中,则丧失几乎全部作用,所以为了保证这些英雄最基本的强度,这些控制往往是击退抓取等强制移动,通常被设定成不受韧性影响。
中间型以及这对部分特定英雄的看法
而有些英雄的控制游走在这两种类型之间,比如王昭君的冰冻和西施的牵引。她们都需要控制来确保敌方会处在自己的技能范围内,但在技能连招之外,强控创造击杀机会的能力也非常强。
这就导致调整上的困难,如果为了单纯调整创造击杀的能力而加减控制持续时间或者施法速度,将会对技能衔接和输出的稳定造成更大的影响,小削弱会变成一刀下水道,小加强则会强度爆表。
设想一下,一个被削弱了牵引距离而无法把敌方拉进爆炸范围没输出,牵引不动也做不了工具人的隐形人西施,和一个轻轻松松冰冻五人的团灭发动机王昭君,简单粗暴的调整方法引起的后果必然是糟糕的。如果真要对这两个英雄做什么调整的话一定要深思熟虑,兼顾两方面。
对于西施来说,自身输出是要保证的,要拉进圈还要照顾到对抗方的体验,被连拉两段实在是很难受,牵引吃韧性和粗暴的和法强挂钩都是不行的,那就让西施的第一段牵引不吃韧性,大招强化后的第二段牵引与法强挂钩,这样前期无大招拉圈消耗,后期双拉双球输出,牵引控制的特色,敌方对抗体验都能兼顾到。
对于王昭君进行调整肯定不能加快施法速度,有冰杖的话其实命中短腿英雄并没有特别困难,但就是增伤buff和冰冻绑定在一块,让她在面对多位移英雄时输出很乏力。那就把冰冻的增伤buff转移到一技能,略调数值,一技能的命中难度比二技能小得多,这样就在控制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增伤buff的覆盖率和覆盖时间,巧妙的增加了输出稳定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